(實現小麥畝產600公斤的途徑)
一、超高產產量指標:
600公斤/畝以上。
二、技術指標:
1、整地與施肥
1)地塊要土壤肥沃、耕層深厚、排灌方便、透氣性良好。常年小麥單產穩定在500公斤以上,耕層土壤有機質含量1.2%以上。
2)前作收獲后,及時滅茬保墑,深耕20-25厘米,耕后耙細、耙實,整平作畦,做到早、深、凈、細、實、平。
3)澆好踏墑水,保證足墑下種。足墑是保證全苗、壯苗的關鍵。因此,播種時墑情不足,應澆好底商水。
4)施足底肥,測土配方施肥。在秸稈還田的基礎上,每畝施肥量為:純氮10kg(相當于22公斤尿素),純P2O5- 9kg(相當于20公斤磷酸二銨), 純k2O-8kg (相當于15公斤硫酸鉀),硫酸鋅2kg。
2、播種技術
超高產小麥最重要的是播種質量,一定要采用優良品種,并作好地下害蟲和土傳、種傳病害的防治工作,保證足墑下種,下種均勻,深淺一致,達到苗全、苗勻、苗壯。
l)品種選擇。選用豐產性好,耐肥水,抗倒伏,多穗或中大穗品種,抗病、抗逆性強,成熟期適中的高產穩產品種。目前比較適宜的超高產品種有豫農982、周麥18 等。
2)適墑、適期、精量勻播與機播四項播種技術相結合能夠培育冬前壯苗,奠定小麥豐收的基礎。適墑是小麥一播全苗的基礎,墑情不足的應造墑播種。適期和精播勻播是苗壯的基礎,早播小麥生長過旺,冬季容易遭受低溫凍害,晚播不利于小麥壯苗。機播可促進整地質量的提高,確保播量準確、苗全、苗勻、苗壯,并提高播種作業效率。各地根據品種的特性和當地的適宜播期,適期播種。在精細整地的基礎上,要求早中茬高產田全部實行精量播種,播量由過去的10~12kg/畝減少到6~8kg/畝,超過適播期,每晚播兩天,畝增加0.5kg播量,粘土地適當增加播量。
3)播種后的鎮壓。機播帶環形鎮壓器連接作業工效高,效果好,播后鎮壓能增加土壤緊實度,連接土壤毛細管,促使土壤下層水分上升,利于保墑的同時,還可以促使種子和土肥進一步緊密結合,促進麥苗扎根,是提高麥播質量及奪取小麥超高產的重要一環。
3、冬前管理要點
l)保證全苗。在出苗后要及時查苗,對缺苗斷壟的地段,補種浸種催芽的種子;出苗后遇雨或土壤板結,及時進行劃鋤,破除板結,通氣、保墑,促進根系生長,培育壯苗。
2)深耘斷根。深耘鋤有斷老根、噴新根、深扎根,促進根系發育的作用;對植株地上部有先控后促的作用,可以控制無效分孽,防止群體過大,改善群體內光照條件,提高根系活力,延緩根系衰老,促進苗壯株健,增加穗粒數,提高千粒重,顯著增產。所以,越冬前在總莖數充足或偏多的麥田,依據群體大小和長相,采取每行深耘或隔行深耘,深度10cm 左右,耘后將土耬平,壓實,接著澆冬水防止透風凍害。
3)澆冬水。超高產麥田澆好冬水有利于保苗越冬,并利于年后早春保持較好墑情,以推遲早春第一次肥水。應于立冬至小雪期間澆冬水,群體適宜或偏大,應晚澆;反之,早澆。
4、春季管理要點
l)拔節期追肥澆水。
超高產小麥返青期、起身期不追肥不澆水,及早進行劃鋤,以通氣、保墑、提高地溫,利于大孽生長,促進根系發育,使麥苗穩健生長。
超高產小麥應將起身期追肥澆水,改為拔節期至拔節后期追肥澆水,可以有效地控制無效分孽過多增生,建立超高產小麥高光效群體;同時,還可促進根系下扎,提高土壤深層根系的數量,提高生育后期的根系活力,延緩衰老,提高千粒重。還能夠控制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并進階段的植株生長,有利于干物質的積累,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消耗,增加穗粒數,較大幅度地提高生物產量和經濟系數。拔節期追肥澆水是超高產栽培技術的關鍵措施。
施拔節肥、澆拔節水的具體時間,還要根據品種、地力水平和麥苗情況而靈活變化。分孽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種,一般在拔節期稍前或拔節期追肥澆水;分孽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種,在地力水平剛達到超高產麥田的基本標準,群體適宜的麥田,宜在拔節期追肥澆水;地力水平高于上述標準,群體適宜或偏大的麥田,宜在拔節后期追肥澆水。每畝追肥量為10~15公斤尿素,澆水后視田間植株封壟情況,盡量進行淺劃鋤保墑通氣。
2)澆孕穗水。孕穗期是小麥需水的臨界期,此時灌溉既有利減少小花退化,增加穗粒數,又保證土壤深層蓄水,供后期吸收利用。
3)防治病蟲。從小麥拔節期開始,就應注意防紋枯病、白粉病、銹病、蚜蟲的危害,及時防治。
5、后期管理技術
l)澆灌漿水:灌漿水對延緩小麥后期衰老,提高粒重有重要作用。一般應在小麥開花后10天左右澆灌漿水。不宜過晚。
2)防病蟲:白粉病、銹病、赤霉病、蚜蟲等病蟲害會大幅度降低小麥千粒重,應加強預測預報及時進行藥劑防治,三唑酮和氧樂果效果最佳。
3)葉面施肥:在小麥抽穗期和灌漿期噴施微肥或生長調節劑能延緩葉片衰老,提高光合能力,增加千粒重,應選用能加強光合產物運轉功能為主的調節劑,如磷酸二氫鉀等。
4)收獲:蠟熟末期收獲小麥。超高產麥田小麥生育后期根系生活力強,葉片光合速率高,持續期長,子粒灌漿速率高,持續期也較長,生育后期營養器官向子粒中運轉有機物質速率的強度大。測定結果表明,蠟熟中期至蠟熟末期千粒重仍在增加。蠟熟末期的長相為植株莖桿全部黃色、葉片枯黃、莖桿尚有彈性、子粒顏色接近本品種固有色澤、子粒較為堅硬,此期收獲最佳。